木材锯末粉碎机的磨合期是设备性能稳定的关键阶段,通常为首次运行后的 100-200 小时。此阶段的规范操作不仅能减少后期故障,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需严格遵循以下操作准则与注意事项。
在开机运行前,需做好三项核心检查。一是部件状态核查,重点查看粉碎腔与进料口是否残留杂物,刀片、筛网等易损件的安装是否牢固,避免因部件松动引发振动异响;二是润滑系统检查,按说明书要求加注指定型号的润滑油,确保轴承、齿轮等传动部件润滑到位,同时检查油位是否在标准刻度范围内,防止干摩擦导致部件磨损;三是电源与电路检测,确认电源线连接牢固,配电箱内开关、指示灯正常,接地保护装置有效,规避漏电风险。

运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操作参数。首先是负载控制,磨合期内严禁满负荷运行,建议将进料量控制在额定产能的 60%-70%,逐步提升负载,给部件留出适配时间;其次是运行监控,每 30 分钟记录一次设备运行温度、振动频率及电流变化,若轴承温度超过 70℃、出现异常噪音或电流骤增,需立即停机检查;后是物料筛选,避免混入金属、石块等硬质杂质,同时控制木材含水率在 15%-20% 之间,防止湿料堵塞筛网或干料产生粉尘超标。
停机后的维护保养同样重要。每次运行结束后,需及时清理粉碎腔内残留的锯末与木屑,用压缩空气吹扫电机与散热孔的粉尘;定期检查刀片磨损情况,若出现刃口钝化需及时打磨,确保粉碎效率;每周对传动皮带的张紧度进行调整,过松易导致打滑丢转,过紧则会加速轴承损耗。此外,需建立磨合期运行台账,详细记录每次开机时间、负载情况及维护内容,为后续设备管理提供数据支撑。
需特别注意的是,木材锯末粉碎机磨合期内禁止随意调整设备参数或更换非原厂配件,若出现无法自行解决的故障,应及时联系厂家技术人员,避免因不当操作造成设备损坏。